---
---
---
(點擊查看產(chǎn)品報價)
一種最常用的、簡便而又與生產(chǎn)密切結合的試驗方法。溶浸柱可大
可小,用玻璃、硬塑料、油毛氈、鐵皮等材料制成。根據(jù)被處理礦石粒
度的大小分為兩種類型。種是用于浸出粒度-30毫米的礦石,裝礦石250
公斤使用高度為160厘米,內(nèi)徑40厘米的鐵皮筒作柱,內(nèi)壁涂薄層瀝青,
以防酸腐蝕。柱底連接一個圓鐵盤,鐵盤與礦石接觸面填充細砂,如圖2
所示。把含有細菌、硫酸高鐵的溶浸液,加于玻璃高位槽中,然后通過
多支管的玻璃分配器到濾紙層,再均勻滲透,經(jīng)過礦石及細砂層流到收
集瓶中。溶浸液的流速依恒壓法借螺旋夾調(diào)節(jié)。在收集瓶中經(jīng)常通入
壓縮位槽溶浸液全部滲濾完畢,加酸調(diào)節(jié)PH至15,再用真空泵從橡皮管
抽至?位槽,作第二次循環(huán)浸出。第二種是用于漫出粒度10毫米的礦石,
裝礦石10公斤或40公斤。使用高度為100圖2滲濾柱裝置簡圖厘米,內(nèi)徑
10厘米的硬塑料①橡皮管②高位槽⑧滴嘴筒,或用油毛氈卷成的筒代替
。④玻璃分配器⑤濾紙層細菌浸出液從柱的頂部自上而⑥浸出柱(內(nèi)裝
礦石)⑦細砂層⑧收集瓶⑨真空泵下地進行淋浸,下部收集流出液。浸
出液與礦石的比例約為0.1~0。2:1。每天噴淋一次,淋速約為20升/小
時?米3~7天為一周期,換一次浸出液。在以上的七種方法中,以搖瓶振
蕩浸出和通氣攪拌浸出的效率最高,時間也短,可以在幾小時或幾天內(nèi)
得到試驗結果。其他的幾種方法浸出時間都在10天以上,甚至幾個月在
具體工作中使用哪種方法為宜,要根據(jù)具體情況而定,不能死搬硬套。
所有資料用于交流學習之用,如有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,禁止復制,轉載注明地址
上海光學儀器一廠-專業(yè)顯微鏡制造商 提供最合理的
顯微鏡價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