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
---
---
(點擊查看產(chǎn)品報價)
以光學
顯微鏡觀察到的表層粒狀金相顯微結(jié)構(gòu)
高碳工具鋼薄
工件在不同碳勢的爐氣中加熱經(jīng)淬火后,
再進行 330℃及 400℃的鹽浴回火
處理,
以光學顯微鏡觀察到的表層顯微組織。金相為
回火馬氏體,并散佈著粒狀的碳化物(Fe3C),較大
的粒狀碳化物推斷為淬火加熱時未固溶于奧氏體中
所殘留下來的。雖然回火處理的過程中,殘留沃斯田
鐵與高碳馬氏體會析出微細的碳化物,但受限于光
學顯微鏡倍率及解析度的關(guān)系,因此而無法清楚辨別
出回火時所析出之碳化物的大小及分佈情形。
經(jīng) 330℃的回火將硬度值調(diào)整至 680~690HV,當爐氣碳勢為 1.47%時,
其表層之碳化物分佈的數(shù)量最多,皆多于爐氣碳勢為 0.69%及 0.48%
時。主要有兩種原因,高碳工具鋼薄工件于爐氣碳勢
較高的情形下加熱時,奧氏體會發(fā)生滲碳,使金相
的含碳量增高,故散佈于金相中的滲碳體較不易溶
入于奧氏體晶粒中,經(jīng)淬火回火后還是維持原有的
狀態(tài)。另一個原因是為了使鋼料淬火回火后的硬度值
相近,勢必將較高碳勢(1.47%)的回火時間增長,隨著
時間的增加,析出的微小碳化物會越來越多并漸漸凝
聚而粗化,故相較于其他碳勢的爐氣,工件表層所觀
察到的碳化物顆粒之數(shù)量會較多
所有資料用于交流學習之用,如有版權(quán)問題請聯(lián)系,禁止復(fù)制,轉(zhuǎn)載注明地址
上海光學儀器一廠-專業(yè)顯微鏡制造商 提供最合理的
顯微鏡價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