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
---
---
(點擊查看產品報價)
退火工序的作用和退火機理
熱軋帶鋼的鐵素體晶粒在冷軋過程中受到約80~95%的冷加
工,晶粒被拉長成為纖維狀組織。這樣的帶鋼由于加工硬化而強
度增大,加工性能幾乎喪失殆盡。將這種加工硬化狀態(tài)的鍍錫原
板加熱到高溫,保持一定時間后再緩慢冷卻,就變成了可以進行
加工成型的狀態(tài)。這種加熱、冷卻操作稱為退火。
帶鋼在加熱過程中,結晶內部組織發(fā)生變化。在結晶內部,
退火溫度之所以控制于不超過約720℃,是因為在723℃有一
個相變點(稱為么。相變點),如果加熱到超過此溫度,原板中的
鐵素體就開始轉變?yōu)閵W氏體,在相變溫度以上100℃的溫度范圍
內,鐵素體和奧氏體共存,鐵素體的晶粒不斷長大成為粗大的晶
粒,而碳則濃集于奧氏體內。在冷卻下來時,奧氏體在這個溫度
下分解為鐵素體和滲碳體。這種滲碳體隨著溫度降低而成長,并
有阻止晶粒長大的效果,最后在晶粒邊界形成了粗大的滲碳體。
箱式退火、連續(xù)退火都是將鍍錫原板加熱到預定的溫度,保
溫一定時間后進行冷卻的退火方法。但是由于帶鋼所受到的加
熱、冷卻時間大不相同,所以再結晶晶粒的長大程度,在高溫下
固溶了的碳等元素的析出程度都不相同。箱式退火的帶鋼一般適
于生產柔軟的鍍錫板,而連續(xù)退火的帶鋼則適合于生產硬度較
大、性能均勻的較薄的鍍錫板。
松卷退火是對箱式退火的缺點加以改進而成的方法,其目的
是使加熱均勻,退火時間縮短,但一般不用于鍍錫原板的退火。
為了防止產生氧化等表面缺陷,退火是在稱為保護氣體的弱
還原性氣氛中進行的,退火后的帶鋼表面呈金屬光澤,所以一般
稱為光亮退火。
所有資料用于交流學習之用,如有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,禁止復制,轉載注明地址
上海光學儀器一廠-專業(yè)顯微鏡制造商 提供最合理的
顯微鏡價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