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
---
---
(點擊查看產品報價)
aerobic biofacies(富氧生物相):基于富氧環(huán)境的生物相(Tyson
和Pearson,1991)agrichnon(復數agrichnia)(耕作跡):永久居住潛穴
,用于誘捕生物(作為食物),或培養(yǎng)
食物(culture)及園藝(gardening)覓食跡;或用于化學共生中(Ekd
ale等,1984a)amensalism(孤生現象):因生命活動一個種或一群種被
另一種所排斥anaerobic biofacies(缺氧生物相):基于缺氧環(huán)境的生
物相(Tyson和Pearson,1991)anaerobic environment(缺氧環(huán)境):缺
乏自由氧的環(huán)境backfill(回填):當動物向前運動穿過沉積物,主動填
置在其后部的物質bed—junction preservation(層間保存):潛穴的充
填物與圍巖不同,原因是管中的充填沉積物
來自上伏沉積層,在此,“沉積物發(fā)生了相應的變化”(Simpson,
1957)benthic boundary layer(底棲界線層):在沉積物一水界面附近
的生物活動帶benthos(底棲生物):生活在海底或湖底的動、植物群bio
deformation structure(生物變形構造):由渦流擴散形成的沉積構造
,如當生物穿越粥狀
或未固結沉積物中所留下的構造(Sch/ifer,1956)biodeposition
(生物沉積):在懸浮覓食過程中,捕集懸浮狀態(tài)的細小顆粒將之一起作
為沙粒
狀糞粒沉積下來bioglyph(生物雕飾):造穴生物活動產生于潛穴壁
上的紋飾構造(Bromley等,1984)bioturbation(生物擾動):沉積物的
原始膠結和構造被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的活動所破壞的過
程,即動物將沉積物混合biowinnowing(生物簸選作用):通過生物
活動使沉積微粒再懸浮分選,水流可將懸浮起來
的物質搬走body fossil(實體化石):生物骨骼或軟體部分的石化
殘骸boxwork(箱式系統(tǒng)):三維結構的潛穴系統(tǒng),包括相互連接的井式
和巷形的網狀系統(tǒng)browsing predation(啃牧捕食):咬切掉動物的一部
分而不殺死,使其剩余部分可繼續(xù)生長。
也叫切割捕食(harvesting)burrow(潛穴):由動物占據和維護的,
在沉積物中的空間burrow boundarv(潛穴邊界):潛穴的邊界,介于潛
穴充填或潛穴襯里與圍巖之間的界面buHow fill(潛穴充填):充填在潛
穴中的物質,可分為主動充填和被動(重力)充填burrow structure(潛
穴結構):由潛穴動物的生命活動而形成于沉積物中的生物成因構造cal
ichnia(孵化構造):為孵化和繁殖目的而形成的遺跡化石結構(見9.2
.11節(jié),Genise和Bown,1994a)
所有資料用于交流學習之用,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,禁止復制,轉載注明地址
上海光學儀器一廠-專業(yè)顯微鏡制造商 提供最合理的
顯微鏡價格